查看原文
其他

从同济到宾大再到东大G30,对建筑始终保持审慎的批判

Alex Zhu 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2023-09-18

Alex Zhu


东京大学 G30建筑学修士

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学硕士

同济大学 建筑学学士



个人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  © Alex Zhu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  © Alex Zhu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  © Alex Zhu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  © Alex Zhu

工作/实习经历


  • 同济大学设计院原作工作室(18年~至今)


擅长领域


  • 参数化辅助设计

  • 结构优化与找型

  • 数字化木设计与加工


 
其他教育背景经历

  • 同济大学2018 Digital Futures夏令营-数字化木构工作营



留学经历

2018选校

UTokyo G30

Harvard

MIT

Columbia GSAPP

UCLA

UPenn

UCL

TUDelft

申请结果

UTokyo G30

UCLA

UPenn

UCL

2020选校

UTokyo G30

申请结果

UTokyo G30



◆ 为何选择这些学校?

当时选择申请纯粹是有一种朦胧的冲动,觉得自己不能在同济读七年,所以自然就选择出国读书了。

在我大四第一次申请的时候,我的第一目标是东京大学的G30项目。在本科时我对建筑的主要兴趣点在于数字化建造和现代木结构设计,也通过同济的平台参与过实验性的数字化木构设计与建造。当时我心中的建筑学圣殿是ETH,无奈因为语言问题只好作罢。

之后选校基本也是在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项目中选择,在看了一圈之后,我觉得东京大学的G30项目比较有吸引力,而我也凭借相关领域的经验顺利拿到了offer。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在最后一刻选择了宾大,最终从结果来说是从“道”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术”对于设计的影响。

Figure 1 本科时由袁烽教授指导的数字化木构建造项目
© Alex Zhu


◆◆ 经历和选择

我在宾大硕士课程的第三也是最后一个学期时,决定毕业后重新申请东京大学。仿佛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但没有宾大的这些经历,我是断不敢将学术研究作为未来的职业规划的。

想起本科毕业后有人和我说研究生会很轻松,感觉就像高中时旁人为了让你好好学习而说上了大学就解放了一样扯淡。

在第一学期,我立刻受到了强烈的三观冲击,觉得自己五年的建筑学训练在这里没有派上任何的用场。除去巨大的工作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迷茫才是我的痛苦之源。至于第二学期则是在Hina Jamelle 的Studio里天天接受再教育,学习玄之又玄的造型法则。最后一个学期甚至已经变成了自己主动找罪受,设计课不太忙了就把选修课工作量全部拉满,天天与自己写的“绿皮”代码斗智斗勇。

然而也许是巧合,在宾大的经历似乎成为了二次申请的铺垫。

在2020年二月份,我们恰好赶在疫情之前来到了东京。与老师Hina私交甚好的Obuchi教授,我申请过的G30项目的负责人,也是我现在的导师,给我们现场讲解了东京大学以及G30项目的研究方向和路径。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项目,甚至让我对这个项目比之前更加感兴趣了。

第三学期的设计课也拔高了我的视野,让我下定决心转投学术研究。而好巧不巧,studio的老师Homa Fajardi与Obuchi曾经在伦敦AA共事,这样我就意外确保了两封分量十足的推荐信。
Figure 2 宾大Arch 704 Studio,在Hina Jamelle教授指导下完成的以Pop Art绘画作品为文本,融合人工智能风格迁移的建筑形式系统训练
© Alex Zhu
Figure 3 由Masoud Akbarzadeh 教授指导的图解静力学找型与编程实现木结构节点构造设计
© Alex Zhu

除去这些十分便利的巧合,一年半以来在宾大受的苦也实打实地转化为了能力的提升。理论课与历史向的选修课,以及最后一个学期基于理论推演的Studio都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促使我决定踏上学术研究的不归路。

而经过几个学期的高压锻炼出的抗压能力,以及点出各种新技能,使我在二次申请时虽然同时在忙设计课、选修课、更新作品集和文书等等,我仍然能够以正常的心态安排生活,甚至周末抽时间看看F1比赛什么的。

下面我想重点介绍一下这个改变了我的设计观念的项目——

这个Studio导师为Homa Fajardi,主题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生活。Homa采取的设计方法与宾大的其他老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在这个studio中我们首先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在理解理论文本和案例的基础上生成一套可操作的模型,再应用于实际的场地上

我们的理论文本为Rosalind Krauss所著的Sculpture in the Expanded Field。文中她对1970年代艺术评论界将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笼统地归纳为“雕塑”这一品类的做法提出了批判,并借用集合论中的克莱因集的概念来重新犁定各种艺术形式应有的边界

克莱因集本质上描述了一种集合结构,例如有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A与B,那么相对应的就会有非A与非B。虽然A与B互相不相容,但非A并不一定就是B,而是可能有微妙的差别,需要独立描述为非A。那么这四组概念相互组合就会在原先A与B的一维线性关系之外拓展出一个二维的定义域,产生诸如同时是A与B的复合,以及既非A也非B的二者皆否。这也是文中Expanded Field一词的来源。

Krauss将这种思维套用至雕塑上,提出雕塑是“为了看清一栋房子而在后退的过程中不小心会撞到的东西”,即既不属于建筑也不属于景观”,从而进一步精确定义了建筑与景观相交融的东方造园法,建筑与非建筑之间的“自洽结构”(伊愚见认为指代的是装置艺术),以及景观与非景观之间的大地艺术,与雕塑一起组成了70年代新型艺术形式的四个象限。

Figure 4 Rosalind Krauss在文中提出的Klein Model
© Alex Zhu

我们的设计也采取了相同的方法论,首先从一对矛盾的概念入手,利用克莱因集的思维方法推演出一整套定义的空间,再用案例中提供的结构模型生成相应的形体和空间,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以达到突破建筑学传统思考方式限制的目的,创造出兼有建筑、景观、公共、私密、节庆、日常等等的暧昧、模糊而体验强烈的公共空间。

Figure 5 我们方案中Klein Model的定义点
© Alex Zhu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要通过严谨的论述构建理论模型。我们选择研究城市的日常性与纪念性,并通过大量阅读与思想实验指出它们在克莱因集里推演得到的对建筑空间及使用方式的描述。

这其中对我尤其影响至深的是Ignasi de Sola Morales在论文集Difference – The Typograph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一书中收录的Weak Architecture一文。他在文中提出当代建筑不应再是抢眼的形体,或是现代主义对乌托邦生活自上而下的武断设想,而应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配角,利用环境的要素,充当生活的背景板,以弱姿态介入并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为事件的发生提供场所,为个人对空间的独立诠释留下空间。

这立刻让我联想到了在丰岛美术馆中的体验。美术馆坐落于濑户内海一小岛的制高点,拥有绝好的视野,而建筑本身不再是被注视的对象,而是成为了一个用于观察自然的器具。在蜿蜒的小径上饱览海面全景后,你会通过一个漆黑的隧道,进入建筑中。此时对周遭的视野被完全屏蔽,建筑上的开洞引导你的视线望向天空和树冠,洞口由合作艺术家内藤礼设置有一根透明的塑料绳,在微风吹拂下摇曳。

地面则是有无数细小的水珠通过毛细渗透凝结于混凝土地面,随微微起伏的地形,宛如生命体一般游走汇集。我的语言很苍白,只记得当时我在寒风中(是的,寒风和酷暑也是该建筑体验中的重要一环)觉得这小小的混凝土壳以小见大地汇集了天地万物,充满了自然与生命的原始力量感。

这一不起眼的砼结构给我的震撼大于任何经过精密构图设计的纪念碑,以至于我在多年后的现在能够身临其境,并愿意啰嗦数百字描述我的感受。

Figure 6 丰岛美术馆/西泽立卫+内藤礼
© Alex Zhu
Figure 7 方案中的Klein Diagram
© Alex Zhu

而分析这个建筑背后的力量来源,我认为正是“弱”,也就是消解建筑的体量与边界,调用自然元素,以及确实地通过建筑学的尺度、光照、视线以及与人的关系来精巧控制观者的感受而达到的。

确定了方案的核心思想,我们最终也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基础的建筑元素来创造我们设想的空间。当然方案还涉及到对结构系统的应用、对公共空间功能的思考等等,相关的设计说明学期中来回修改了好几遍,甚至可以说方案不过是这些纸面思考的具象化,基本都有六七千字,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Figure 8 结构原型与变体
© Alex Zhu
Figure 9 局部剖面图与形体参数的控制图解
© Alex Zhu
Figure 10 室内效果
© Alex Zhu

总之,这个项目让我对自己之前注重建造效率的设计方法产生了怀疑。对于建筑实践来说,建造的技术含量和效率仅仅是手法,而通过建筑想要表达的态度,以及做这个设计的目的,才是最终决定方案质量的核心。

理论和形而上的推导同样是具有巨大的生产力的,谨慎的思考能够助你在五花八门的当代实践中锚定自己的位置,不瞎赶时髦。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最终才能在这个行业中走的更远。


◆◆◆ 一些建议?

建筑的学习过程辛苦与否其实因人而异,像我属于依靠努力弥补的类型,常常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上,每周过的苦哈哈,直到最后一个学期才学会适可而止。也有同学较早地适应新的思维模式,或是看得开一些,在期末期间每周打40小时的怪物猎人然后照样顺利交图的。

我觉得保持一定程度的专注度和工作量是绝对必要的,任何有深度的作品都需要大量的思考过程,但研究生阶段需要学会的必要能力就是怎样分配精力,抓大放小。

然后实际层面就是多整理自己的作品集。像是写日记一样,最好是在申请结束之后也养成每过半年就更新一次的习惯。一来在找工作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二来有助于你不断反思形成一套自己对设计的观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在面对新的设计挑战时能够更加笃定。


本文作者:Alex Zhu

希望各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之后工作时,都能保持谦逊和批判的态度。在面对组成建筑学的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问题时,拥有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我们有义务拒绝盲从,坚持自己的立场。



审稿:W

编辑:梦梦

校对:梦梦

*本文为Dunier Alex Zhu原创,图片均由作者Alex Zhu提供。作品版权归Alex Zhu所有。编排由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编辑部完成,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禁止以任何形式的私自转载。


相关阅读:

在清华建筑学院的五年

同济学长如何把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

100张照片带你回顾最详尽的《安藤忠雄:挑战》生涯作品展!

在现场|别人家的大三——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作品展



Duni社群持续招募和征稿中,欢迎所有同学们的加入!

招募和投稿联系优优: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Duni设计学院

获得更多设计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